大白补丁:让社区温暖如春的抗疫英模
在这场抗疫的斗争中,许多感人的故事接连涌现,而其中一个叫“老刀”的外籍志愿者,让我们对“大白”这一角色有了更深的认识。最近,在江桥镇一社区的核酸筛查现场,老刀的身影成为了社区的亮点,他不仅仅是一位志愿者,更一个充满爱的“大白补丁”。
大白的温暖故事
不久前,老刀参与了社区的核酸筛查,身高达到1.96米的他,声音洪亮,总是带着阳光般的笑容。他的英文名字是Douwe Schurer,但居民们亲切地称呼他为“老刀”。这位来自荷兰的“大白”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,并在这里结婚定居。他的美德和热诚感染了每一个人,那一身简单但独特的防护服下,是他对社区的深厚热爱。
那么,是什么让老刀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呢?他的妻子蔡志芳在业主群里看到招募志愿者的信息,鼓励老刀一起报名,结局他们成为了社区的第一对夫妻档志愿者。这种团结的灵魂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。
一场独特的“打补丁”
在老刀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时,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——衣服太小了。这时,志愿者领队张丽丽迅速提出拿来一件特大号的防护服,帮助他解决了尴尬。然而,在老刀穿好服装后,却发现他的脚依然露在外面,这是怎么回事呢?难道“大白”也会有这样的烦恼吗?为了保护老刀的安全,大家又给他穿上了专用的防护鞋套,简直就是为他“打补丁”。
这样的细节不仅展现了团队的默契,也让大家看到了社区的温暖。老刀被安排在维持秩序的岗位上,他用标准的中文提醒大家排队、保持距离,还用幽默的话语安慰着紧张的居民们。老刀的坚持与关怀,像“大白补丁”一样,为整个社区的抗疫职业增添了温暖的一笔。
为爱而行,团结奋战
在老刀的志愿者团队中,成员还有年轻的职业者和在读大学生,他们都在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张丽丽表示,虽然最近下雨天气恶劣,大家的衣物都湿透了,但志愿者们并没有因此退缩。是否能战胜疫情,不是一两个人的努力,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坚持和团结。
因此,在这个独特的时刻,老刀的故事告诉我们,抗疫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,更需要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参与。大白补丁不仅仅是对防护服的调整,它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,对社区的关心和陪伴。
让爱延续的希望
老刀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,无论身处哪个民族、哪个文化,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,就能够在困难面前拥有勇气和希望。无论是志愿者的身份,还是“大白”的角色,背后都是一颗关爱他人的善心。
在这场抗疫中,“大白补丁”代表的不仅是物理上的保护,更是一种心灵的支持。让我们也向他们进修,在这个独特的时期,继续用爱与责任去温暖彼此,携手共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