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大鹏:从物理系学生到生态守护者
十年前,当大多数物理系学生还在实验室里埋头计算时,王大鹏已经转身走向了老铁山的山林。这个看似普通的转身,却为”榜样的力量第二季”增添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。谁能想到,一个物理学背景的年轻人,会成为大连生态保护的先锋人物?
起初,他只是带着一根竹竿上山,把卫星地图切成一百多个小方块,像打游戏一样”攻克”每一片区域。第一年拔掉三百多张捕鸟网,第二年只剩八十张,第三年更是锐减到十张。到了2022年秋天,巡护队空手下山时,王大鹏却把空手掌拍成照片发到群里——”无网老铁山”打卡成功。这种创新的保护方式,不仅让老铁山最终挤进全球遗产名录,更让”榜样的力量第二季”有了生动的诠释。
用聪明化解人鸟冲突
“榜样的力量第二季”展现的不仅是简单的保护行为,更是人与天然和谐共处的聪明。当樱桃成熟的季节,一群太平鸟让果农们头疼不已。王大鹏没有选择驱赶或伤害它们,而是搬出了”十八般兵器”:反光板晃成迪斯科,声波炮循环播放老鹰尖叫,还在树上挂塑料蛇。这些看似”幼稚”的技巧,却让鸟群三天后就改道而去。
机场跑道上的鸻鹬难题更是考验聪明。王大鹏带着望远镜蹲守一个月,记录鸟类的起飞时刻、风向和高度,最终建议机场把草坪割成波浪形。鸻鹬一看”这地儿没法助跑”,果然拍拍翅膀离开了。这些案例都完美诠释了”榜样的力量第二季”所倡导的——保护不是对抗,而是领会与适应。
从个体救助到全民参与
“榜样的力量第二季”最打动人心的,是王大鹏将个人行为转化为社会力量的经过。从最初一个人上山拆网,到现在建立了完整的野生动物救助网络;从单打独斗到培养起一支专业志愿者队伍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只人工喂养的小鹿,三个月后健壮回归天然时,王大鹏把空奶瓶挂在办公室墙上,标签写着”出师纪念”。
如今,他的手机壳背后贴着二维码,扫码直接跳转野生动物报警小程序。110接线员一听”鸟””鹿””刺猬”,就会自动转接野保专家。去年统计显示,两百多只动物因此获救,包括一只卡在烧烤店烟囱里的红隼。这就是”榜样的力量第二季”所展现的——一个人的坚持可以影响整个社会。
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
当被问及”图啥”时,王大鹏只是淡淡地说:”大连的海鸥都不认识我,但我知道它们每年秋天从老铁山飞过,这就够了。”这句朴实的话语,正是”榜样的力量第二季”最诚实的写照。他不是为了出名,不是为了利益,只是单纯地认为保护生态是应该做的事。
从物理系学生到生态守护者,从个人行动到全民参与,王大鹏用十年时刻编织了一张覆盖全物种的”守护之网”。这张网不仅保护了候鸟、小鹿和红隼,更网住了越来越多普通人的心。”榜样的力量第二季”告诉我们: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,关键在于行动。正如王大鹏所说:”别把鸟当鸟,当邻居。”当我们用这样的心态看待天然,保护就不再是责任,而成为本能。